第一任牧者-鍾平山牧師

1987年,聖光堂二十六週年慶時,鍾平山牧師寫〈暖江懷舊〉一詩如下,以為祝賀。

清曉雲繞樹 江流催微風

蒼蒼山色壯 寂寂宇宙中

我來過港日 為學事奉工

祈禱心懷釋 聖哉憂慮空

附記:余初學事奉,差遣於基隆市暖暖區過港路,開荒佈道,朝夕往返於暖江橋上。景色佳麗,人物溫馨,時在念。今已巍然建立聖光堂於山麓,福音鼎監。年前應黃牧師之邀,故地重遊,感懷不勝。值此紀念二十六週年,賦此為記。

文/黃懋昇

鍾平山牧師是聖光堂第一任傳道人,於二OOO年十一月十八日凌晨安息主懷,享年九十三歲。一生有美好見証,榮耀主名。十二月一日在台北舉行追恩禮拜,安葬於深坑墓園。

聖光堂於民國五十年(一九六一)十月一日開堂,是基隆浸信會在過港路開始的佈道所,那時名為「暖暖浸信會」,地址是過港路一O七之二號。浸神派三年級學生鍾平山來實習傳道。翌年六月,鍾弟兄神學院畢業,與鍾顧芳貞師母應聘佈道所傳道之職。夫妻二人開始佈道所之聖工,時過港路住民不多,傳福音不易,工作艱難,二人忠心事奉,使聖工尚稱順利。五十二年五月,辭傳道職轉往南部牧會。鍾牧師在本堂開拓聖工前後約二年,開工不易,尤為懷念。我則是同年七月來接任的。

〔受政治牽連入獄〕

鍾牧師出生於民前三年,山東益都縣(現為青州市)人,世居青州府東郎村,曾祖舉人,耕讀傳家,家境小康。兄弟五人,牧師行三,性情忠厚,聰穎,讀書勤奮,曾就讀於省立益都第四師範、北京中國大學,畢業後保送日本明治大學新聞系研究所,以優等成績畢業。旅台多年後,蒙主召喚,奉獻傳揚福音,為浸信會神學院第八屆畢業生。

牧師於奉獻傳道前,從事教獻與新聞工作,曾在益都縣創辦了該縣第一份報紙──大眾日報。此後,曾任職於當時中國二大報──上海大公報、南京中央日報,以及台灣新生報記者、編輯等職。

民國廿六年,七七抗日戰爭爆發,牧師參加青年戰幹團,出生入死,在敵前敵後作文宣工作,鼓舞軍民士氣。台灣光復後,來台任職台中新生報主任,曾在台中農學院、台中一年、台中女中任教。正當事業蒸蒸日上之際,卻因台灣鄉土作家楊逵所寫一篇「和平宣言」刊登在新生報上,致受牽連,被判十年徒刑,監禁於綠島,時年四十。民國八十九年,他離世前獲致平反,政府付他一筆補償金,這是給他最後一點安慰,也是主的恩典。

圖片:今綠島人權紀念碑上記錄著鍾牧師身繫囹圄的年歲

〔領人歸主,決志奉獻〕

民國三十七年(一九四八),上海徐松石牧師來台佈道,鍾牧師聽道受感,決志信主。即於當年二月八日受浸,為浸信會在台的第一次浸禮。當時受浸者共四人。後在綠島新生營時,周聯華牧師前往佈道,得知牧師已受浸歸主,乃建議在營中成立讀經禱告會。牧師開始學習領人歸主,並決志奉獻。

出獄後,四十八年夏,入浸信會神學院,苦研神學三年。畢業後,在基隆暖暖、岡山、屏東各教會牧會。在屏東教會按立牧職,後在嘉義浸信會牧會並退休。後在關渡敬老安養院安養晚年。師母於六十四年即先安息主懷,享年六十歲。獨生女余鍾安琪姊妹在台有美好基督化家庭,並熱心事奉,曾任聯會女傳道會會長。

鍾牧師是我神學院的學長,在校即相識,同在浸信教會事奉,數十年同工。他從不提及讀神學院前往事,近幾年才知他以前情況,全家有十餘年之艱苦生涯,非外人所能體會,但主卻因此揀選了他,他是忘記背後、努力面前,多作主工。退休後,仍以詩文宣揚主道。

民國七十四年四月七日,本堂教會成立十八周年,特請鍾牧師証道,時年七十七歲,見從前佈道時之信徒仍然健在,主日學兒童已長大成人,教會不斷成長,至感安慰。真如詩篇九十二篇十四節所說:「他們年老的時候,仍要結果子,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。」(寫於二OO二年)

鍾牧師與師母(右三及右五)攝於岡山牧會時期